“为什么我家孩子会变成这样?”
在太子豹矫正鞋的客服中心,类似的提问每天会有许多,家长们往往都是在问题发现以后才意识到:过去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。
因为大部分孩子是因为过早学步、学步不恰当导致的足部问题。这也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:过早学步的危害、以及如何正确学步。
过早学步的危害:
1、宝宝在婴幼儿阶段时,骨质是非常柔软脆弱的,根本承受不了整个身体的重量,当双脚的负担过重,会使孩子的肌肉和韧带受到损伤,影响足弓的形成,进而造成扁平足、乃至足外翻等并发症,祸害终身。
2、宝宝骨骼中的钙质是较少的、水分及有机物含量较多,过早学步时下肢负担过重,容易使骨骼变形,造成腿部骨骼畸形,例如“内/外八字”“X型腿”“O型腿”。
3、通常宝宝在第一年,脊柱的发育快于四肢,若未到相应的月龄就学习坐、站、走的话,可能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,影响其身高。
4、宝宝年幼时,视力发育不健全,看不清距离较远的事物,过早学步会使宝宝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,致使眼睛疲劳,反复则可损伤视力。
专家研究表明:孩子3-6个月为匍匐、翻滚阶段;6-10月从坐到爬;10-12月学习独站;周岁之后才学习行走
1、宝宝学步时,家长应扶腋下或腰部,安全的同时避免意外引起脱臼。
2、不要依赖学步车,学步车会阻碍宝宝平衡感的形成,延缓发育,甚至会导致宝宝掂脚尖、腿脚无力等问题。
3、循序渐进,多点耐心。每个孩子性格不同,学走的速度也不太一样,比较勇于尝试、不怕摔的孩子,可能没多久就开始冒险放手一搏,不扶东西,在两个物品之间移动,例如从沙发走到桌子。
而有些孩子可能会采取走走爬爬的方式来前进,这都是正常现象。
初学走路,孩子会将手举高在身体两旁,主要是帮助身体平衡,经过几个月的练习,就会逐渐不需要举手了
4、多鼓励,等孩子对走路有信心时,父母可以在距离两三步的地方,呼唤宝宝自己走过来,如果宝宝勇敢地自己走出来,父母就要立即给予肯定,然后再拉长走路的距离。
如果见到宝宝摔倒了,先观察一下有没有受伤,如果没有,试着拍手或伸开双臂鼓励他,让宝宝积极面对人生的“小挫折”。
5、学步期应更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,尤其是钙质的补充。
6、宝宝还没有完全学会走路时,光脚才是更合适的选择,因为脚上分布着诸多末梢神经,需要去接触不同的材质和物体来刺激它的触觉,实在需要穿鞋的话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机能鞋。
7、保持良好的心态,不比跟其他宝宝攀比,让宝宝自己探索,切勿拔苗助长。